close
第六屆海峽百姓論壇「姓氏與中華傳統文化講座」21日在高雄師大國際會議廳舉行,兩岸學者向200多位學子闡述中華文化與閩台親緣;高師大副校長吳連賞以「水、節、中、庸、孝、和」6字,說明中華文化的精髓。福建省中華文化學院副教授劉曉楠、福建省文史研究館長盧美松、福州大學教授蘇文菁、世新大學助理教授戚嘉林,及高師大、屏科大、高應大、樹德科大等院校200多名學生與會,講座由福建省海外聯誼會顧問、姓氏源流研究會會長莊奕賢主持。if (typeof(ONEAD) !== "undefined"){ONEAD.cmd = ONEAD.cmd || [];ONEAD.cmd.push(function(){ONEAD_slot('div-inread-ad', 'inread');});} 盧美松以「姓氏源流與血緣認同」為題演講,他引孫中山說,「尋根覓本,追源探流,為人之天性,中外皆然。由宗族的團結擴充到國家民族大團結,這是中國人才有的良好傳統觀念」。蘇文菁介紹了閩商歷史貢獻,閩商融合中華文明,無疑對中華文明未來走向、及中華文明的復興都有重要現實意義。劉曉楠認為,台灣保存、保護、保育了傳統中華文化,台灣文化的多元性特點,豐富了中華文化內涵。戚嘉林說,台灣漢人與內地漢人一樣,以姓氏血緣為基礎,傳承中華文化追懷祖先的美德。莊奕賢歡迎學生到福建祖籍地看看,往後也將舉辦更多兩岸大學生交流。
165DF431FCFF2D90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